久久部落论坛经验宝典常用宝典 → [灌水][转帖]求职的天真与欺骗


  共有1022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灌水][转帖]求职的天真与欺骗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99boss
  1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99
等级:管理员 贴子:3147 积分:25820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4/18 10:17:58
[灌水][转帖]求职的天真与欺骗  发贴心情 Post By:2013/6/28 16:54:42

每逢就业季,总有毕业生贪图“馅饼”,落入陷阱。

今年被称“史上最难就业年”,风险是否更甚?不能只怪骗子太高明,高明的背后,是无序的规则和粗糙的管理。不能只怪毕业生太天真,天真的背后,是贪婪的人性和焦躁的心理。

又逢毕业季,随着就业难度的增加,就业风险似乎也随着增加了。

前不久,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的林春平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中,林春平公司的两名90后女出纳也成了被告人,引发人们对毕业生求职安全的关注。

法庭上,两名女生多次泣不成声。出纳阿芳说:“我刚从学校毕业,能找到一份工作就开心死了,老板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如果知道是非法的,我肯定不会干。”

一次错误的选择也许会让应聘者悔恨一生。如何在择业时规避风险?这是所有毕业生都要思考的问题。

网上投了求职简历面试第二天要其上班

阿芳(化名),23岁,龙湾人。父母在当地一家菜市场卖鱼。

2011年7月,阿芳从一所职业学院的计算机专业毕业。为了找份好工作,在校期间她选修了财会专业,并拿到了会计上岗证。

毕业后,阿芳到处投简历、找工作,但因为没有工作经验,经常碰壁。“有一次,我在浏览人才网站时,看到温州春平丽泰米业有限公司招聘出纳的信息,便在网上投了求职简历。”阿芳说,网站把春平公司介绍得如何如何好,她投简历也只是试试看。

百度上至今还能找到林春平公司的招聘信息,其公司宣称:“中国春平集团是温籍著名侨领林春平先生在港澳及内地投资的一家集团公司。总部位于香港,集团拥有建筑面积1.5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工业园区。集团年总产值达50亿元以上。”

阿芳说,几天后,春平公司就来电话说去参加面试。“面试好了,公司当即表示第二天就可以来上班。现在工作这么难找,有家公司要我,我都开心死了。”

在阿芳眼里,春平公司是一家大企业,能拿着2000多元的月薪,在这样的企业上班是她的福气。然而,这份工作暗藏的风险是她始料不及的。工作不到1年,林春平出事了,她也被牵涉其中。

“老板让我干什么就干什么”初入社会就留下了案底

盲目常常伴随着伤害。

“我没想到这样做已触犯法律了。”阿芳自称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事情她并不知情。“能找到工作已经很幸运了,老板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如果知道是非法的,我肯定不会干”。

去年6月10日,阿芳被警方刑拘,7月17日被逮捕,8月31日被警方取保候审。阿芳说:“都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抓起来了。那段时间,我觉得天都要塌了。”

检方指控,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期间,阿芳等人受林春平的指使,在没有货物销售的情况下,向全国315家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1226份,价税合计为5.2亿余元,税额合计为7600多万元。

法庭上,公诉人说,阿芳与另一名出纳阿丹(化名)负责公司资金周转,具体就是有企业要开票,首先把资金汇入其公司账号,然后出纳将公司的钱汇到林的个人账户上,扣除手续费再汇还开票企业。

与阿芳同在公司任出纳的阿丹也是2011年7月受聘的,她是一所中专学校的毕业生。阿丹说,她也是通过网上应聘来到春平公司的,“我只是打工的,只听老板的。”

阿丹的辩护律师说,阿丹来自农村,出事前有工作、有男友,令人羡慕。事发后,阿丹被刑拘,进了看守所,留下了案底,这对一名刚入社会不久的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可怕的打击。

阿芳说,现在回想起来很后悔,恨自己对法律知识了解太少,虽然在选修财会专业时,老师有讲到职业道德的内容,但虚开增值税的事情没有提及。



99broker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99boss
  2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99
等级:管理员 贴子:3147 积分:25820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4/18 10:17:58
  发贴心情 Post By:2013/6/28 16:55:02

律师作无罪、罪轻辩护“案发才知道在犯罪”

有业内人士透露,类似小王的经历不在少数,特别是在销售行业,比如医药代表等,商业贿赂成了普遍现象,甚至成了一些行业的“潜规则”。

正是这些所谓的“潜规则”,蒙蔽了一些人的双眼。“大家都这么干,我这么干有什么关系。”这成了他们最合理的“借口”。

三成学生跨专业就业

不懂业务易入“陷阱”

如今跨专业就业现象比较普遍,一是因为就业压力大,不少毕业生抱着“先上车,再找好位置”的心态;二是部分学生不喜欢自身的专业。但跨专业就业者往往对行业规章制度不够熟悉,甚至根本不懂,“陷阱”就极易找上门。比如,建筑专业的大学生从事财务工作,在不懂财务制度的情况下,他只能听从老板的吩咐,盲目服从,从而导致“做假账”、“偷税漏税”等犯罪行为的出现。

据了解,温州大学今年有大学毕业生7800多名,据往年经验,约有三分之一的毕业生会跨专业就业。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今年有3000多名大学生要步入社会,其中也有两至三成跨专业就业。

防止大学生就业犯罪,毕业前进行教育和警示显得很有必要。温州大学就业工作处处长孙广福说,在毕业前,学校都会开设就业指导课,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便是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强化教育。“事先打好预防针,很有必要。”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金老师也称,就业指导、职业规划成了学生毕业前的必修课。在这方面,学校会拿出实际例子,警示学生在择业方面务必守住底线,不能越雷池半步,让他们加强判断力,远离职业犯罪。“这是一辈子的事,头上务必悬着这么一把剑。”

大学生,也是有关部门预防职业犯罪的主要群体。每年3月份,我市工商部门都会组织人员到大学城上课,主要内容为非法传销的警示教育。



99broker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99boss
  3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99
等级:管理员 贴子:3147 积分:25820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4/18 10:17:58
  发贴心情 Post By:2013/6/28 16:55:31

这些行业易涉足“泥潭”

法律和道德底线必须坚守

哪些行业容易涉足犯罪泥潭?项军权根据多年的司法实践,归纳了以下几类行业:

一、申报材料类的行业,比如跟海关打交道的报关员,向税务部门申报税务的财务人员。此类行业人员往往为了保住“饭碗”,企业老板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大学生在这些行业犯罪比较常见。

二、安全生产行业。此行业犯罪,往往因为从业者责任心不强,没有将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位。没发生安全事故则罢,一旦发生了,就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三、岗位优势行业,包括医生、采购人员等。因为有岗位的优势,就有人找过来“开后门”,而一些年轻从业者,缺乏行业素质,不惜毁掉前程,收受贿赂,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办事。

四、营销行业。一些就业者为追求业绩,不择手段,采取财物行贿方式揽取业务,比如医药代表等。还有一种是非法行业,比如传销。

五、娱乐服务行业,比如KTV、浴场等。一些大学生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就到这些行业做领班之类的工作,最终涉足赌、毒、黄。他们明知会犯法,可为了高额报酬,不惜走上犯罪道路。

大学生就业,必须坚守两道基本防线: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

项军权说,对于法律底线,较多大学生可能只是“知道”,但是没有“理解”。就像我们都知道怎样会感冒,但是感冒发生时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自身法律知识无法判别自己的行为是否违法时,就要用道德底线去分辨是与非、对与错。比如,在农家乐务工的女大学生在案发前或许会认为,我没吸毒,也没容留他人吸毒,“跟我没关系”。但你应该用道德标准认知到吸毒是“不对的”。对于“不对的事”,你还要为其服务,自然会犯错。

业内人士建议,毕业生即便无法辨知是否犯法,是否该举报制止,但至少要抽身事外,远离是非。毕业生应该懂得拒绝,拒绝诱惑,拒绝盲从。

法庭上,律师为阿芳作了无罪辩护。

律师说,按检方指控,这个案子是共同犯罪,应该有共同的故意。在此案中,阿芳不可能与林春平有共同的故意。

律师认为,林春平的公司具有很大的欺骗性、隐蔽性。公司有那么多的光环,老板是华侨,注册资金上千万元,林春平欺骗了很多人。作为一个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能进这样的公司已经觉得自己很幸运了,怎么能想到是在犯罪?再说,阿芳只是一个拿工资的出纳,林春平也没有给其分红

公诉人则认为,收益和犯罪是两个概念。他举了一例子,当他还是高中生时,曾去法院旁听,一被告人抢劫了1.3元,结果被判3年。

公诉人说,被告人是成年人,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难道一点都不知道吗?客户把钱汇入公司,公司扣去手续费,再还给客户,这属于什么性质,作为被告人的阿芳怎么会不知道其中的奥秘?

阿丹的辩护律师为阿丹作了罪轻辩护。她说,阿丹只是根据老板的指示转账、打款,每个月领着2000多元的工资,直到案发才知道自己在犯罪。如今,她原本美好的人生已经变得暗淡,建议法官减轻处罚,适用缓刑。



99broker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99boss
  4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99
等级:管理员 贴子:3147 积分:25820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4/18 10:17:58
  发贴心情 Post By:2013/6/28 16:55:51

法律意识淡薄

金钱和潜规则让他们迷失

“只听老板的”、“老板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林春平案中的两名90后女生的这些话恰恰暴露出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

法不容情,不管无意还是有意,只要行为越过法律底线,就要面临惩罚。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谈起林春平案中的两名涉案女生,浙江人民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项军权很有感触,他曾代理过的两个类似案例让他印象深刻。

第一个案子是项律师在2011年代理的。

涉案的是一名湖南籍在校女大学生,家境贫寒,利用暑期来温州勤工俭学。她到瓯海一家农家乐做服务员,农家乐老板开出的工资比同类工种要高。让她意料不到的是,这家农家乐打着经营餐饮的名头,暗地里却干起了犯法的勾当。

很快,警察找上门,这家农家乐被查实是个吸毒场所,老板等一干人被抓,其中包括这名女大学生服务员。经查实,老板犯容留他人吸毒罪,是主犯,而她是从犯。

女大学生说,她务工后才知道经常有人来农家乐吸毒,在“客人”要吸食K粉时,她在一旁端盘子,还帮吸毒者去买吸管。她也知道这样做不对,但不菲的工资让她留了下来。

最后,考虑到该女大学生还是在校生,且是初犯、偶犯,从教育、挽救目的出发,公诉机关对她作出不予起诉的决定。

第二个案例是项律师今年代理的,刚开过庭,目前还未判决。被告人中有1人去年大学刚毕业,他在一企业做报关员,因为在向海关办理业务时作假被海关查获,涉嫌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站上了被告席。

该大学生站在法庭上时还觉得自己冤枉。他说,是老板叫他这么做的,让他少报点货物。

一些所谓的行业“潜规则”也常让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迷失在法律的边缘。

学化学专业的小王毕业后在龙湾一皮革厂当技术员,后被提升为车间主管。由于生产所需的原料需要主管点头同意才能进货,不时有供货商跟小王拉关系。“生意”做成后,便有供货商以“返点提成”的方式送来财物。

一开始,小王照单全收,他还让一同学开了一个银行账户,专门接受所谓的“提成”。可是后来,他心怯了。“我的一位律师朋友说,这种行为涉嫌商业贿赂,是违法的,弄不好就跟监狱搭上边。建议马上停止。”小王于是断绝了与供货商的“来往”。因为拒绝,小王被许多同行称为“不明事理”、“不合群”,也因为“不合群”,他被迫转岗。



99broker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灌水][转帖]求职的天真与欺骗







签名